品種特性:
全生育期228天左右,株高142厘米左右,不竄枝,宜機收;單株有效角果數520個左右,每角22粒左右,千粒重3.,5克左右。2009年田間調查菌核病病指4.43(對照品種病指5.80),2010年經省種子管理總站接種鑒定中抗菌核病(相對抗指-0.48)。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武漢)檢驗,2010年品質:粗脂肪46.3%,芥酸0.1%。符合雙低油菜標準。
產量表現:
在一般栽培條件下,畝產200公斤左右,高產栽培條件下,畝產可達300公斤。2008-2009年度區試畝產209.9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11.8%(極顯著)。
適宜推廣區域:
適宜淮河以南、長江流域、浙江省。上海市的冬油主產區種植,宜機械收割。
栽培技術要點:
1.適早播、耐遲播。育苗移栽地區育苗應在9月中上旬播種,苗齡30-35天左右。
2.合理密植。在中等肥力水平條件下,育苗移栽的合理密度為每畝8000-9000株;直播每畝12000-15000株。
3.科學施肥。施足基肥,增施磷鉀肥,及時施苗肥、早施臘肥、春肥,巧施花肥,肥料的70%在年前施用。
4.防治病蟲害。生長期注意蟲害,及時防治蚜蟲,減輕病毒病的發生,花期防治菌核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