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種來源:協青早A(♀) 揚恢26(♂) 品種類型:秈型三系雜交水稻
特征特性:全生育期140天左右,株高110-115厘米,株形適中,分蘗力較強,葉色中綠,群體整齊度好,后期熟色好,抗倒性較強;
抗性表現:接種鑒定中抗白葉枯病、穗頸瘟,感紋枯病;品質據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2004年檢測,長寬比3.4, 12項指標中有8項達部頒二級以上優質米標準。
產量表現:參加安徽、江蘇省區試,平均畝產較對照品種增產7.5%,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;2006年江蘇區域生產試驗平均畝產較對照增產10.5%。每畝有效穗17萬左右,每穗總粒數210粒左右,結實率80%左右,千粒重28克左右,一般畝產700公斤左右,高產栽培條件下具有畝產800公斤潛力。適宜機械化插秧。
適宜地區: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蘇省的長江流域和河南省信陽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。
綜合評價:抗倒能力極強(群眾稱為“鐵桿王”),九級臺風刮不倒株高比一般品種矮10厘米,莖桿彈性特別好;整精米率高,堊白率低,外觀優,飯好吃,口感特別好,軟而不糯,炒飯不粘不黏;抗高溫、耐低溫、抗干旱能力突出;抗稻曲病能力強;近幾年大田表現基本不長灰苞;株矮桿粗好打藥,省水、省藥、省工、易栽培、好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