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禾農業科技集團廬江基地,多年來積極探索生態循環綠色種植,響應國家“兩減一增”號召,實施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的“四代一管”模式,利用承擔省級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示范區綠色增效項目的契機,以機械化育插秧為突破口,水稻田間管理廣泛應用秸稈粉碎還田、鴨稻共生、物理誘蟲等生態循環農業管理模式,產出水稻品質顯著提升。

天禾集團廬江基地----水稻綠色生產示范區
“稻鴨共生”種養模式是一項低投入、高產出的環保型農業生產技術,與單一種稻相比,具有保證高產、穩產提升土壤肥力,不僅提高農業土地綜合利用率,還實現稻鴨雙贏,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提升。通過稻鴨在稻田的不斷活動,利用雛鴨旺盛的雜食性,消滅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,可以刺激水稻分蘗生長,達到中耕、渾水、增氧的效果。

在近幾年試驗的基礎上,廬江基地“鴨稻共生”生態種養模式,利用物理誘蟲技術、鴨稻共生等技術手段,減少肥料施用量30%,少噴灑2-3次農藥(常規種植一季水稻需噴灑3-4次農藥),大大提高水稻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。
|